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建设: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婧[1]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学海》2016年第1期125-136,共12页Academia Bimestri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2015ZDA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号:NCET-11-089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别委托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黄金储备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现经济转型面临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以新方式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起初是2008年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逐步上升为国家竞争战略。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人民币国际化是公共产品之一,服务于"五通"目标。为了满足沿线经济发展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中国需要进行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经济转型。为了使人民币国际化更好地服务于沿线的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和沿线国家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巩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落实相关的合作协议;在经济合理化原则下,鼓励企业和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拓展人民币服务空间提供宏观保障和技术支持。

关 键 词: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公共产品 新常态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分 类 号:F832.6[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