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俊[1] 赵增明[1] 赵君[1] 田冬冬[1] 周维[1] 苑晓燕[1] 殷健[1] 束玉磊[1] 彭双清[1]
机构地区:[1]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毒理学评价研究中心,北京100071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15年第6期436-439,共4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1DFA3219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1CB503803);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课题(81202603)
摘 要:目的研究汉阳地区PM2.5对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成纤维细胞(EBf-H9细胞)的遗传毒性,验证EBf-H9细胞作为遗传毒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拟为遗传毒性评价提供一个新的可选细胞模型。方法不同浓度PM2.5作用于EBfH9细胞24 h,应用CCK-8试剂盒及LDH试剂盒检测EBf-H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LDH漏出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及微核试验评价PM2.5对EBf-H9细胞DNA和染色体损伤程度。结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随着PM2.5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而LDH漏出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与双核细胞微核试验结果显示,随着PM2.5剂量的增加,彗星拖尾率与双核细胞微核率逐渐上升,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汉阳PM2.5引起EBf-H9细胞出现DNA和染色体损伤,初步证实EBf-H9细胞可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毒性评价候选细胞模型。
关 键 词:PM2.5 胚胎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毒性 遗传毒性
分 类 号:X51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355[生物学—遗传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