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旭伟[1] 万春友[2] 张涛[2] 王晓卫[3] 刘磊[3] 杨光[3] 全先辉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 [2]天津医院,天津300211 [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出 处:《中医正骨》2015年第12期68-70,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15~66岁,中位数41岁。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9例。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15例、C3型23例。开放性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12例、Ⅲ型17例。均合并皮肤软组织挫伤。合并颅脑损伤1例、胸部损伤5例、腹部损伤4例、脊柱损伤3例、骨盆及髋臼骨折5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例。骨折线累及肱骨近端6例、股骨髁9例、胫骨近端或远端23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9个月,中位数18个月。12例达到解剖复位,26例接近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中位数5个月。1例患者因胫骨骨缺损严重,二期采用骨搬移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5个月去除外固定架后出现骨折再移位,经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后达到功能复位。1例患者下肢短缩约2 cm。所有患者肩关节及膝关节运动功能正常,5例患者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受限,其中3例活动范围小于10°、2例活动范围为10°~20°。结论: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髓腔内异体骨支撑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助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