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格局的最新变化及其宏观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常欣[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出  处:《学术界》2015年第12期37-51,共15页Academics

摘  要: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突出表现是持续多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逐步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的新态势转变。国际收支格局的新变化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宏观影响。一是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作用趋弱,使央行获得了主动调节基础货币的能力。二是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方面,外汇储备资产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资产绝对主体的格局逐渐发生改变,由资产负债货币结构不匹配带来的货币错配风险得到部分的释放。三是在国际投资头寸表结构方面,初步实现了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转变,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主体错配的矛盾开始得到缓解,对外投资收益收入与对外负债支出收益率之差有所缩小。

关 键 词:双顺差 全球经济再平衡 资本项目逆差 外汇占款 货币错配 藏汇于民 

分 类 号:F832.6[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