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熊科伟[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界》2016年第1期19-30,共12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摘 要:媒介在浪漫传播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手机和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传播研究需要考虑媒介尤其是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本文以深度访谈和网络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以欧文·戈夫曼的社会拟剧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中国高校年轻情侣如何理解用于与恋人沟通的媒介技术以及情侣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了传播媒介的意义。借助于深度访谈和网络问卷内容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高校年轻情侣对传播媒介的偏好和使用与他们在浪漫关系上感知到的信息控制有关。他们偏爱手机短信、QQ即时通讯工具等一对一的数字化书写,因为这种传播媒介为他们提供了斡旋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手段,并且以非介入的方式逾越了两个领域的界限,进而保护私人生活免受他人的打探。然而,这不表明所有的中国高校年轻情侣都偏爱不易被人觉察的沟通手段,或者他们不会随着情况发生变化而改变其偏好。也就是说,在中国高校年轻情侣浪漫传播的语境中,私密性不一定是公共性的对立面。当浪漫关系获得所在社会圈子的普遍认同时,中国高校年轻情侣就会倾向于在公开场合简约地表达爱意,以迎合社会圈子的期待。本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推动情侣对各种传播媒介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敏锐地意识到社交圈子的监视。严密监视和过度拥挤的生活环境以及与白领父母的密切关系促成了这种意识。愿意或不愿意,中国高校年轻情侣在彼此交流时通常会考虑窃听者。因监视而产生的信息游戏主要用于处理角色冲突,更确切地说,用于保住面子。隐藏、简约表达、策略性表演、选择性透露或者完全沉默都是中国高校年轻情侣应对他人监视的文化工具箱的组成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