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式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成栋[1] 朱乐银[1] 乔高山[1] 夏建忠[1] 印文彩 

机构地区:[1]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仪征医院,江苏仪征2114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基  金:江苏卫生厅医改项目(Y201314)

摘  要: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与支架外固定(外固定组)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病例共57例。其中内固定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46.8岁;左14例,右18例。按AO/OTA分型:C1型7例,C2型13例,C3型12例。外固定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49.9岁;左11例,右14例。按AO/OTA分型:C1型6例,C2型8例,C3型11例。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功能指标,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内外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2周(平均7.8周)、7-13周(平均8.2周)。两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旋后及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90.6%、88.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3%和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钢板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都能达到理想疗效,术中充分植骨能有效防止骨折复位丢失和再移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影像学结果稍好,可早期功能锻炼,对手术技术熟练者而言,可作为治疗的优先选择;支架外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费用低、无需二次手术等特点。

关 键 词: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骨板 

分 类 号:R683.41[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