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油田延长组长3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邵隆坎[1] 周思宾[1] 尹超[1] 吴锦伟[1] 顾丽娜[1] 柳林旺[1] 

机构地区:[1]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

出  处:《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摘  要:通过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渭北油田长3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长3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砂体厚度。根据物性主控因素对长3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Ⅰ、Ⅱ、Ⅲ类储层评价标准,物性最好的一类储层特征参数为河口坝叠置带、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7%、砂体厚度大于18 m,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0.5×10-3μm2。

关 键 词:渭北油田 长3储层 孔隙类型 物性特征 储层评价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分 类 号:TE112.2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