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后的“梦醒”与传统思想的回归——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三夜解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鹏飞[1] 朱晓丽[1] 

机构地区:[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134-137,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他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生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夏目漱石也毫无例外地受到当时历史变革的影响,他的中国观也在此期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梦十夜》第三夜以巧妙的文笔和构思反映了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理,既暗示了"百年前"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又表明了夏目漱石对当时中国观的再思考,在对盲目西化的近代化社会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反映出自身对中国观的矛盾心理,更预示了夏目漱石对"百年后"东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对传统思想回归的期盼与必然。第三夜中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既是对夏目漱石所处当时代的百年真实写照,也是对百年后社会以及个人传统思想回归的预示与警醒。

关 键 词:《梦十夜》第三夜 百年梦醒 传统思想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