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系
出 处:《财会月刊(合订本)》1992年第5期15-16,共2页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摘 要:《财会月刊》1991年第8期发表了李泽国同志《关于企业会计独立的思考》一文,读后深受启发,但对其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剖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我国传统会计管理体制是双重结构,即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一方面要维护国家利益,代表国家对企业实行监督;另一方面又要维护企业的利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人们提出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历史缘由也正基于此。实质上,传统的会计管理体制并非双重结构,而是单一的国家管理型结构。从我国的实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家机关的附属物,而不是一个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因而作为企业管理组成部分的会计,当然也就必然从属于国家,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监督。传统会计模式是事后算帐型,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主要是为国家财政、统计、计划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服务。会计的目的也是单一的,即通过帐簿记录来反映国家计划的完成情况,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关 键 词:完成情况 经济实体 合理性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监督职能 职能部门 会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 企业经济活动 双重结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