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 [2]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51032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208-212,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城市休闲文化消费主导下旅游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其综合改革研究"(编号:12BJY124);广东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产业融合驱动下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发展路径与管理模式研究"(GD12XYJ11)
摘 要:古村寨旅游开发属于文化遗产旅游的范畴,而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无疑是其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本文将通过广东东江流域上游的L古村旅游开发个案,从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乡村文化资本的生产与积累,据此理解乡村文化资本的概念。无论乡村文化资本生产积累的时间多长,只要制度安排发生变革,其生产积累过程都会发生改变,甚至停滞、被消耗。运用文化资本理论,结合当下国家自上而下强势推动乡村旅游的背景,揭示乡村景区化的本质——当地政府或出资人把原本属于私有的或村民共有的乡村文化资本通过政治化的象征生产转换为经济资本而谋取利益。换言之,这是一个借助制度安排的文化炼金过程,社会应重视之并予以修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