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宪法史与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宏英[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8-92,共5页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爱尔兰两轮公投与中国式民主的类型学意义"(10YJA820100);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民主认知调查研究"(SKQNGG12016)

摘  要:作为政治价值的民主与作为制度手段的民主构成理解民主的两个面相,作为制度安排的民主的规范性直接决定着作为政治价值的民主的质量,而作为制度安排的民主的规范性与民族国家宪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彰显高层次民主的宪法批准过程基于其立国的重大意义具有奠基民族国家民主模式的功能。这为我们从民族国家的制宪历史中探寻其作为制度安排与手段的民主并在比较意义上展开类型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当前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强调民主模式的规范依赖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宪法与民主 新中国宪法史 协商民主 民主模式的规范依赖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