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一次夜间暴雨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鹏[1] 尹承美[2] 

机构地区:[1]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山东济宁272000 [2]济南市气象局

出  处:《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2期233-234,共2页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中尺度资料,对2012年7月7日夜间发生在济南的强降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稳定少动、低空急流维持是产生强降雨的有利天气形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存在是产生强降雨的触发机制;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上升运动中心、K指数大值区和θse高能舌附近均对应强降雨中心;大气高温高湿,济南市处于θse高能舌内,为强降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上升运动区深厚,为强降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积状云和层状云组成的混合性降水回波生成后不断沿引导气流向东偏北方向移动,持续影响济南市,垂直液态水含量较大,降水效率较高。

关 键 词:强降雨 天气形势 中尺度 物理量 云图和雷达 山东济南 

分 类 号:P458.3[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