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破坏是否将走到尽头?——送旧迎新,但最终谁将受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致铭 

机构地区:[1]洛克菲勒公司

出  处:《博鳌观察》2016年第1期126-128,共3页Boao Review

摘  要:从历史情况看,创造性破坏对经济增长是净贡献者,因为创新提高了效率和生产率。而这些充斥市场的O2O创新在本质上有着反通胀的特征,甚至趋于通缩。那么,未来新的就业机会一定出现在那些智能机器、自动化无法覆盖的领域。但最终谁会从中受益呢?

关 键 词:创造性破坏 收入不平等 财富集中 科技进步 资本主义 反通胀 熊彼特 通缩 

分 类 号:F471.26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