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诗人宝廷结社考论——以“消夏”“消寒”诗社为中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利华[1] 胡媚媚[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162-170,共9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晚清八旗诗人宝廷结社频繁,其中"消夏诗社"与"消寒诗社"颇具代表性。《偶斋诗草》记载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为梳理宝廷结社的脉络提供了线索。"消夏""消寒"诗社的历次集会及其作品,展现了宝廷罢官之后的交游群体和人生态度,反映出八旗诗歌在当时的发展状况,也加深了我们对晚清八旗诗人群体的认识。该组诗社在集会活动方面表现出时序性、地域性、避世倾向等特征。宝廷"消夏""消寒"诗社,明显异于同时代诗社的高亢腔调,透露出八旗诗人政治改革失败的无奈走向和回避社会现实的哀怨心声。八旗制度在晚清社会逐渐瓦解,而八旗诗人和诗歌的数量却不断增长,创作水平和艺术技巧亦趋高超。从这个角度看,结社对于诗歌的发展功不可没。

关 键 词:诗社 宝廷 消寒 消夏 八旗诗人 

分 类 号:I206.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