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斌[1] 黎家强[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52800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期96-97,共2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拟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MRI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经MRI扫描显示,普遍肥厚33例,17例局部肥厚型;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差异显著(P<0.01);并且与超声心动图诊断下的EF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可采用MRI作为心脏形态与功能的诊断方法,同时采用心肌灌注成像与心肌活性成像来对患者的微循环障碍等进行评估,起到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作用。

关 键 词:肥厚型心肌病 核磁共振 诊断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