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阮晓红[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南京210023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共4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4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3)
摘 要: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由自然产生的活性氮总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化学氮肥和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人为活性氮的产生量持续上升.从全球系统来看,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由矿物燃烧和化肥使用排放到环境中的活性氮总量由15.3 Tg·yr-1增加到156.0Tg·yr-1,超过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自然产生的活性氮总量.
关 键 词:活性氮 水循环系统 污染控制 迁移转化 流域 海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燃料消耗量
分 类 号:X511.06[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