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作为有效抗疟疾药物的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故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昌增益[1,2,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及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3]北京大学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年第2期230-237,共8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2CB721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325627)资助

摘  要: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plasmodium)类寄生虫引起的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在热带地区特别常见,仅在非洲地区每年就可导致百万人的死亡[1].中国科学家于1971年重新发现中药青蒿(Artemesia annua L)叶片提取物具有抗疟效果,并于1972年鉴定出是其活性成分为"青蒿素"(后被翻译成英文"arteminisin"),至1978年揭示了该分子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于1979年研发了效力更强同时又能溶解于水或油的衍生物.

关 键 词:抗疟疾药 青蒿素衍生物 抗疟活性 翻译成英文 中国故事 人的死亡 抗疟药物 活性成分 提取物 屠呦呦 

分 类 号:R531.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