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良敏[1,2] 付金翠[1] 李世福[1] 李绍生 陈良[1] 张军[4] 刘小春[1] 陈连球 景军[2,4] 李洪[5]
机构地区:[1]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北京10084 [3]新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新平653400 [4]清华大学艾滋病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5]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22
出 处:《皮肤病与性病》2016年第1期36-42,共7页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基 金:2012年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创新项目(2012076)
摘 要:目的系统性分析了解中国≥50岁人群的HIV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0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文献,同时结合云南部分地区(1989~2012)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疫情显示,近年≥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报告数比重有增加趋势,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等均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性途径感染HIV成为主要的流行方式(55.66%~91.74%),部分地区男男性接触感染高达17.10%;临床医疗机构检测、自愿咨询检测、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成为发现≥50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三种主要方式(近90%);感染者普遍存在非婚异性接触史(37.89%~79.00%),部分地区有男男性行为接触史12.73%。≥50岁男、女感染者感染HIV的因素不同,男性普遍因为有生理需求(63.35%)而发生嫖娼行为(80.37%),且基本未使用安全套(95.60%);女性更多的是因为与HIV阳性配偶(87.69%)发生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82.00%)而导致HIV感染。结论≥50岁人群艾滋病疫情逐年严峻,流行特征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HIV感染者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且使用安全套意识薄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