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血液中心,200051
出 处:《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年第1期21-23,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摘 要:目的通过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前、采中及采后外周血液的检测,观察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小板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知情同意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别于献血者采前、采中(血小板采集量为50%时)、采后10-20rain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液检测并收集数据。结果①单、双治疗量组献血者采中较采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下降(14.0±5.6)%和(24.7±7.3)%,采后较采中血小板计数分别下降了(6.3±10.2)%和(5.9±10.2)%;单采结束后10-20min,单、双治疗量组外周血小板可恢复到采前的(80.4±9.6)%和(67.8±8.4)%;②采中单、双治疗量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较采前均有减少,采后单、双治疗量组各指标较采前均有增加;③单采所致血小板的波动与采前血小板微弱负相关,与采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采前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①在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者体内储备血小板的释放缓解了外周血小板的下降率,且其释放量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减少量呈正相关,因此不会引起血小板急骤下降,对献血者的生理影响较小。②对采前血小板计数临界的单采献血者,其采前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可作为采中及采后血小板波动的辅助判断指标。
分 类 号:R331.14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