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成本到消费主体--我国扩大内需战略中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慧宇[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出  处:《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扩大内需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下的中国消费模式的重塑”(项目编号:12YJCZH244)的中间研究成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偏差性的观念:将劳动者当做生产成本来看待。在这种思维和实践下,我国的劳动工资占GDP比重从1990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多来自外贸,所以导致了将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劳动工资的低廉导致了内需无法扩大,只能继续依赖外贸需求。但是单纯依赖外贸并不是一国经济的长久之计,经济的繁荣需要建立在本国内需的增长上。劳动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经济的外贸依赖,这就需要我们对劳动者的角色进行转换,认识到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主体。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和消费扩大是我们的经济得以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关 键 词:生产成本 消费主体 劳动力成本 扩大内需 

分 类 号:F244[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