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慧宇[1]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出 处:《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扩大内需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下的中国消费模式的重塑”(项目编号:12YJCZH244)的中间研究成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偏差性的观念:将劳动者当做生产成本来看待。在这种思维和实践下,我国的劳动工资占GDP比重从1990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多来自外贸,所以导致了将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劳动工资的低廉导致了内需无法扩大,只能继续依赖外贸需求。但是单纯依赖外贸并不是一国经济的长久之计,经济的繁荣需要建立在本国内需的增长上。劳动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经济的外贸依赖,这就需要我们对劳动者的角色进行转换,认识到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主体。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和消费扩大是我们的经济得以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