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安雨 伍健明[2] 孙艳花[3] 刘晓蕾[1] 雷益[1] 李莉芳[4] 夏军[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518035 [2]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18035 [3]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518035 [4]广东省深圳市康宁医院设备科,518003
出 处:《广东医学》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编号:JCYJ20130329111053590);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编号:JCYJ20140414170821291);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JSGG20141020103440414)
摘 要:目的探讨MRI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准确性。方法对3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前行MRI颈动脉管壁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检查序列包括3D TOF、T1WI、T2WI、T2-TSE及增强T1WI扫描,对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成分(纤维帽、脂质坏死核心、斑块内出血、钙化等)进行分析,并与CEA取出的斑块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检查共发现双侧颈动脉48支粥样硬化斑块,CEA取出31支斑块。MRI诊断斑块内脂质坏死、斑块内出血、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100%,90.0%、90.0%,96.6%、1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763、0.729、0.783。结论 MRI对诊断易损斑块内脂质坏死核、纤维帽、斑块内出血、钙化等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为临床外科手术方式及内科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关 键 词: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磁共振成像 纤维帽 出血 脂质坏死核
分 类 号:R543.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