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佳龙[1,2] 郝峻烽[3] 党大胜[1] 史国兵[1]
机构地区:[1]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辽宁沈阳110016 [2]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系,辽宁沈阳110016 [3]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辽宁沈阳110016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15年第12期1312-1315,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摘 要:全球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约为7%,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持续,这一比例仍在上升[1]。CKD 病程的进展是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2]。肾功能不全可引起高磷血症,而后者可引起血管钙化[3]、左心室肥厚等一系列心血管并发症[4],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及总死亡率[5]。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据表明,口服磷结合剂可将终末期肾病特别是透析患者的血磷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但仍有部分问题尚未明确,如磷结合剂治疗的启动时机与指征,不同种类磷结合剂的优势与联用获益情况,磷结合剂与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等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结合近年来的临床证据,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及前临床期的主要磷结合剂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并探讨了磷结合剂治疗的启动时机,治疗获益及依从性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