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晓辰[1]
机构地区:[1]海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当代音乐》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Modern Music
摘 要:1961年,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1创作的无打击乐器的大型管弦乐队作品《大气》(Atmospheres,1961)首演于多瑙厄辛根音乐节(Donaueschinger Musiktagen),引起西方先锋音乐阵营的轰动。在这部作品中,利盖蒂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卡农技术,声部繁多又大同小异,从而形成一种微变的、网状的、内动外静的、极为复杂的音响体。他称这种技术为"微复调"(micro-polyphony),成为利盖蒂音乐的标志。利盖蒂创作于1968年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虽然由于编制限制无法构成那种只有管弦乐队才能表现出来的宏大的微复调织体,但是它几乎汇集了有关微复调的所有核心原则与技术,极具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选择利盖蒂《第二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并从音高组织、节奏组织和"音色—音响"功能三个方面对乐曲中的微复调技术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