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 处:《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年第1期38-3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LPGZS2012-14)
摘 要:凡由胆腑气郁、胆失通降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症的病证,称之为胆胀。^([1])《病源论》说"胸胁痛者,由肝与胆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气所乘故也。"与谢师提出治胆胀需用温中理气之法相合。《症因脉证》指出:"肝胆主木,最喜条达,不得疏泄,胆胀乃成。"《脉经》"肝之余气泄于胆。"故谢师强调解郁行气疏肝之法。《素问·气厥论》明示:"胃移热于胆,则病矣。"故谢师明确和胃之法。吾师谢晶日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40载。
关 键 词:胆胀 五法 温中 《脉经》 喜条达 气郁 气泄 气厥 脉证 胆腑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