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华[1] 李圣耀 寇娜[1] 高铸烨[2] 史大卓[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出 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年第4期104-10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2B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502-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150);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1)
摘 要:“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近年随着现代中医学发展,血证中“血虚”“血瘀”分型已不能完全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且不能详尽其病因病机学特点,故“血浊”理论再次得以发展[1].
分 类 号:R259.41[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