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他者与生命——米歇尔·亨利对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的反思与批判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江海全[1] 

机构地区:[1]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现代哲学》2016年第1期78-85,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郝长墀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现象学中的逆意向性理论研究"(批准号10BZX05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他者是如何被给予我的,我和他者的关系如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鲜明地区分出两种现象学。胡塞尔立足于意向性现象学,利用显现和随显的理论把他者构造出来;而亨利则从生命现象学恻隐-与共的角度,把我和他者的关系归结为先验生命的共同感发。虽然他们都从现象学角度研究他者的被给予性模式,但得到的却是根本不同的结论:胡塞尔把空间事物的意向性被给予模式应用到生命的被给予模式;而亨利另辟蹊径,把自我-感发看作生命独有的显现自身的方式。

关 键 词:他者 生命 交互主体性 亨利 

分 类 号:B565.59[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