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伊涛[1]
出 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2期66-85,共20页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摘 要:人际关系及其内在的道德话语与权利话语是人们解决日常交往问题的两套备选方案。权利话语只有在德性不得彰显以及人际关系发生破裂时才会发挥作用。可以把它们分别称为"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儒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需要同时借助于内在的德与外在的礼来维持人际关系。借用儒学的内外框架并且依据儒家的写作经验,把其中的"礼"置换为权利,便可以揭示出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具有丰富的儒学内涵,即当代社会的道德与权利同样一内一外发挥着作用,仅凭内在的道德自觉以及自律性的道德规范来维持人际关系并不可靠,在道德无法发挥作用或者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便有必要借助于外在的他律性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解决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