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粮食产量——基于中国三大类粮食产量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杰飞[1,2] 

机构地区:[1]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 [2]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湖南长沙410205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一般均衡模型及其政策应用研究"(12BJL045);国家社科基金"人力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与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1BJL06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11JZD018);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贵州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互动研究"(黔科合LH字[2014]727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机理研究"(LQ13G030017);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D2013121)的资助

摘  要: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计量分析发现:尽管从全国整体来讲,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三大产量区并不相同(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在对粮食产量产生正向作用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粮食产量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最大,而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最小。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重点应保护耕地,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可大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全国应有效加速土地流转。

关 键 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产量 面板数据 

分 类 号:F30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