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亮[1]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3期164-170,共7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4年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公牍文与唐小说相互关系研究”(2014PY38);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魏六朝小说文体研究”(14SKE16)
摘 要:汉魏六朝小说之"诗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诗经》、古诗十九首以及颇负盛名的诗、辞赋大家之作,在汉魏六朝小说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引用。被引用的诗赋以四言、五言古体诗为主,尤以五言居多。小说编纂者身份,多兼小说家与文士为一体。以"诗笔"结撰小说,多为小说编纂者之刻意营构,在故事情节叙述中承担着奠定叙述基调、控制叙述节奏、预叙故事情节等叙事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创作小说的一种自觉。"诗笔"往往以整个文体或截取文体中某部分内容的形式融入,少数作品以诗的笔法注重意境的渲染。"诗笔"的广泛运用,使古朴、素雅的古体小说增添了文人化气息。至唐,"诗笔"与小说结合,形成"诗化小说";至宋代,"诗笔"逐步开始滥用,发展至明,产生了为人诟病的"诗文小说"。"诗笔"对宋元明清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7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