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诗歌:“代际”写作中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麒[1]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出  处:《学术交流》2016年第3期194-199,共6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1960年代出生诗人研究"(14CZW063)

摘  要:代际划分是新诗研究理应具备的基本维度,新世纪诗歌格局中的"60后"诗人、"70后"诗人、"80后"诗人存在着明显的代际差异。"60后"诗人是诗坛的主力,往往以隐性叙事的手法刻写一代人的精神阵痛,有较为稳定的阅读群体和诗歌评论关注度,但创作中仍具有某种认同的焦虑;正值写作成熟期的"70后"诗人应变力强,当初的"身体写作"是对传统的反叛,而后兼顾"小我"情怀与集体出镜,表现出奇异的身份认同样态;身份认同的自由选择和多样化,使"80后"诗人更喜欢坚持个体存在的方式,用更为个性化的创作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价值。

关 键 词:代际 “60后”诗人 “70后”诗人 “80后”诗人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