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中性在中国成立吗?——基于随机冲击持久性-暂时性分解方法的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叙春[1] 朱保华 

机构地区:[1]嘉兴学院,浙江嘉兴231100 [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50

出  处:《上海金融》2016年第2期8-13,共6页Shanghai Finance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6G030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9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本文利用随机冲击的持久性-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我国的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和总产出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我国的价格、货币供应量和总产出的增长,且进一步的细分研究表明,大约在32个季度后,在构成持久性冲击的两个类型中,生产率冲击解释了总产出增长率波动约99%的份额,而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只能解释总产出增长率波动约1%的份额。据此,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是存在货币超中性的。

关 键 词:持久性冲击 暂时性冲击 货币超中性 向量误差纠正模型 

分 类 号:F820[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