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莫瑶[1]
机构地区:[1]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亚太教育》2016年第9期250-251,共2页Asia-Pacific Education
摘 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作弊现象,我们不得不追问和反思大学生作弊行为背后的真正质性是什么?是人品的好坏,抑或是道德的追责。本文以大学生作弊的道德角度,通过数据调研,从大学生作弊的个体、群体和社会心理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从作弊大学生道德的认识偏差、道德的自我欺骗、道德的评估失衡三个方面对其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9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