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行自由计划”与中美在南海的博弈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景全[1] 潘玉[2,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出  处:《国际观察》2016年第2期87-99,共13页International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同盟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作用及我国应对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BGJ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日美;韩美同盟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系"(项目编号:12JJD810025);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项目"‘9.11事件’后美国公共外交研究"(项目编号:450060522242)的研究成果

摘  要:美国自1979年提出"航行自由计划"以来,始终以此为指针,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对其认定的他国"过度的海洋主张"发起挑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计划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即行动频率上升,行动区域集中于南海,行动目标主要指向中国,行动方式由单枪匹马向裹挟盟友转变,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计划"正在使南海军事化。美国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计划"的实质,在于维护其在南海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霸权,并以此遏制中国。对美国可能常态化的军事巡航,中国须做好主动应对的准备,以战略性思维对国际法进行解读,为自身政策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以重在开展海洋合作的海洋命运共同体认知对冲以军事宣示为主的"航行自由计划"认知;提供有关"航行自由"的公共产品,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

关 键 词:航行自由计划 南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命运共同体 

分 类 号:D993.5[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