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新中医》2016年第3期224-226,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S2012010008917)
摘 要:目的:观察苦杏仁苷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活化,以及Ⅰ型胶原、透明质酸等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SC-T6细胞系分为以下4组,每组细胞均置于6孔板中。4组分别为:正常组,苦杏仁苷高剂量(10-3 mol/L)组,苦杏仁苷中剂量(10-4 mol/L)组和苦杏仁苷低剂量(10-5 mol/L)组。RT-PCR检测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酶联免疫法检测HSC-T6Ⅰ型胶原的分泌,放射免疫法检测透明质酸的含量。结果:各苦杏仁苷组对Ⅰ型胶原基因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苦杏仁苷中剂量组最为明显,苦杏仁苷高剂量组次之,苦杏仁苷低剂量组再次之。提示苦杏仁苷对HSC-T6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或并不与剂量成正比。各苦杏仁苷组对Ⅲ型胶原基因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苦杏仁苷高、中剂量组明显,苦杏仁苷低剂量组次之。24 h时,Ⅰ型胶原的OD450值苦杏仁苷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苦杏仁苷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苦杏仁苷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透明质酸分泌曲线与苦杏仁苷低剂量组稍有重叠,位置较苦杏仁苷高、中剂量组分泌曲线高。但24 h、72 h时,4组透明质酸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6 h时,苦杏仁苷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杏仁苷对HSC-T6细胞活化后的细胞外基质(ECM)分泌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关 键 词: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HSC) 苦杏仁苷 分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2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