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贵斌[1] 郭雪娅[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兰州730030

出  处:《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年第2期249-25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摘  要:随着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发展,永久心脏起搏器广泛应用于临床。长期以来右心室心尖部(RVA)被认为是理想的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具有导线易到位且固定稳定等优点。早在1925年Wiggers就已发现RVA起搏可造成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近年来研究显示长期RVA起搏可导致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恶化,究其原因可能在于RVA起搏改变了正常心室起搏位点及激动顺序,引起心室收缩和舒张不同步,长期RVA起搏可造成心室扩大,心室重构,导致心功能异常,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这些危害在基础心功能差的患者中尤为显著。

关 键 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心脏功能 心室激动顺序 永久心脏起搏器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异常 结构 临床症状 

分 类 号:R318.11[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