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一兵[1]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7-9,共3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阿尔都塞在国内学界已不再陌生。但熟知并不等于真知 ,特别是在面对后现代语境中阿尔都塞所具有的巨大的理论辐射力时 ,我们往往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原因在于 ,过去对阿尔都塞的研究 ,主要停留于具体的理论成果 ,如他用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哲学史的理解 ,以及他对人本主义的批判上。但阿尔都塞是从什么样的理论前提出发 ,这些前提又是何以得出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理论成果的 ,这对国内学界来说 ,仍然是个未解的谜。鉴于阿尔都塞哲学在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众所周知的重要性 ,本刊这一期特组织了以下这组笔谈 ,试图通过对阿尔都塞 6 0年代文本群的研究 ,凸显阿尔都塞思想深层的方法论构架 ,揭示出构成其理论平台的问题式、症候阅读法、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等概念的深层内涵 ,以及他在研究方法上的自醒意识 ,并由此而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国内学界关于阿尔都塞及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提供一些新的理论思考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