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医药》2016年第8期68-70,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32)P磷酸铬胶体(简称^(32)P)胶体、无水酒精及单纯抽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将189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32)P胶体组71例、无水酒精组65例、单纯抽液组53例。三组均于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32)P胶体组注入^(32)P胶体1.85~3.70 MBq/cm3与地塞米松1~5 mg的混合液;无水酒精组按抽液量的1/3注入无水酒精;单纯抽液组不注入药物。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二次治疗率。结果^(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首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32%(62/71)、70.77%(46/65)、22.64%(12/53)。^(32)P胶体组首次治疗有效率高于无水酒精组和单纯抽液组(P<0.05或<0.01),且无水酒精组高于单纯抽液组(P<0.01)。^(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3/71)、10.8%(7/65)、3.8%(2/5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分别有29例(40.8%)、46例(70.8%)、51例(96.2%),需进行二次治疗,其二次治疗率依次升高(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32)P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