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区域种植体颊侧骨板开窗穿通的发生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Incidence of Implant Buccal Plate Fenestration in the Esthetic Zone: A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Hsun-Liang Chan Carlos Garaicoa-Pazmino Femando Suarez Alberto Monje Erika Benavides Tae-Ju Oh Horn-Lay Wang 董凯[2] 柳忠豪 

机构地区:[1]不详 [2]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北大街142号,264008

出  处:《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ial Continuing Education

基  金:非常感谢中国台湾台北Shin Kong Wu Ho Su Memorial医院的修复主治医师Eva Niu以及德国内卡尔格明德私人诊所的Marius Steigmann博士,感谢他们对本研究提出的建议.作者与本文中直接或间接提到的产品或信息没有任何经济关系.本文的部分资金支持来自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牙周病学研究生基金.

摘  要:目的:本次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在上颌切牙位置虚拟植入种植体来研究颊侧骨壁开窗穿通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上颌中切牙或侧切牙缺失,需要植入单颗种植体的患者被纳入。按照同名牙的轴向在缺牙区虚拟植入根形种植体(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为4mm×12mm和3.5mm×12mm)。颊舌向上,种植体放置在理想的义齿舌侧隆突位置。记录牙槽嵴(RA)及种植体(1A)与硬腭的角度和颊侧开窗穿通的发生率。结果:一共分析了48个CBCT扫描图像,平均RA和1A角度分别为124.32°及110.91°。9个病例出现颊侧开窗穿通,相当于占总病例数的1875%。在穿通区域,RA与IA的差异(19.93°)显著大于未穿通区域(13.05°)。牙槽嵴的颊侧倒凹深度在穿通区域(4.79mm)要显著大于未穿通区域(340mm)。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如果将种植体在舌隆突位点按照修复体长轴方向植入,那么颊侧穿通较为普遍(将近20%)。

关 键 词: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引导外科 锥形束虚拟种植体植入 口腔种植体 骨开窗 上颌骨 

分 类 号:R814.4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