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一南[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82-90,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将法兰克人的对手撒拉逊人(穆斯林)塑造为"偶像崇拜者",这样的写法其实是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深度误读。这些误读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大多数欧洲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无知和敌意,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欧洲基督教会内部关于圣像问题的神学论争。该诗将撒拉逊人塑造为"偶像崇拜者"的潜在动机与目的,是用文学手法来证明基督教骑士对穆斯林发动暴力征伐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