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忠[1] 黄若兰[2] 莫入 王玲[2] 常晓[2] 徐慕娟[2]
机构地区:[1]深圳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广东深圳518033 [2]深圳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3 [3]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广东深圳518000
出 处:《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934-936,共3页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922);2015年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项目(20151076);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2014A020221002)
摘 要: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占据着世界卫生经济负担前两位,根据2013年杨功焕教授等在Lancet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截至到2010年,导致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分别为卒中(1,700,000)和缺血性心脏病(948,700)[1]。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作为这两类疾病共同的致病因素,被认为是控制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键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通路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主要对易损斑块的内质网应激机制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内质网应激通路 综述文献
分 类 号:R543.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