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英明[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6年第3期342-344,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主要围绕着控制心率和防栓、抗栓治疗,不能完全控制并发症和稳定疗效是临床治疗房颤遇到的最大困扰。虽然现代中医理论把房颤归属于心悸范畴,但是不论在病机还是证型的分析和描述都显得相当有限。本文通过对房颤律的脉学特点,挖掘传统中医对房颤的认识,认为房颤脉古已有之;房颤脉是脾病范畴;房颤脉是脾真藏脉。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古籍所载,从培补中气、升提宗气、温中化饮三方面论治脾病,提出培土、升陷加味、化饮三方,以期从中医理论出发在根本上治疗以获得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成果。文末列举病例以详细阐述。
关 键 词:房颤脉 脾真藏脉 脾病 培土散 升陷加味汤 化饮散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