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港用垂直针在核磁共振中的安全性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乐[1] 言克莉[1] 尹悦[1] 王传兵[1] 周鑫[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29

出  处:《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年第6期157-158,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基  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3743)

摘  要: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埋植于皮下组织中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1],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患者,可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静脉穿刺难度,同时也防止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2]。核磁共振(MR)成像技术是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随着治疗的进展或病情需要,部分患者需对特定部位进行MR检测。

关 键 词:静脉输液港 垂直针 核磁共振 

分 类 号:R473.73[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