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实践与两汉文学的形态突破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胜高[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出  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9-158,共10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12BZW05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建构与两汉文学格局的形成"(12YJC751005)

摘  要:中国文学得以自觉,在于东汉的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所进行的量变积累。两汉间对文学表意功能的探讨,使得文章撰述更加重视技法,与经学重义理的倾向有了分野;东汉不断强化作家的属文、著述技能,并主动要求以文传世,促成了作家的个体自觉;在民间文人创作风气的影响下,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献帝提倡著述,三曹雅好文学,使得文学特征日益明显,为两汉朝野共同崇尚。

关 键 词:文学实践 文学表意 文学著述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