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胜高[1]
出 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49-158,共10页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12BZW05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建构与两汉文学格局的形成"(12YJC751005)
摘 要:中国文学得以自觉,在于东汉的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所进行的量变积累。两汉间对文学表意功能的探讨,使得文章撰述更加重视技法,与经学重义理的倾向有了分野;东汉不断强化作家的属文、著述技能,并主动要求以文传世,促成了作家的个体自觉;在民间文人创作风气的影响下,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献帝提倡著述,三曹雅好文学,使得文学特征日益明显,为两汉朝野共同崇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