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多面性及其对策——中国法律史学困境的知识运行解读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东平[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361005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151-157,共7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中国法律史学处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于历史的实用态度使人们忽视了中国法律史学困境的多元性。从知识运行的角度来说,中国法律史知识在生产、传播以及接受层面均存在问题。在知识生产阶段,中国法律史知识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在知识传播阶段,中国法律史对现代法学的借鉴意义被漠视;在知识接受阶段,各个主体或只愿做被动的接受者,或被视为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想要解决中国法律史学的困境,首先应该采取传统与多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保障中国法律史知识生产的客观性;其次,法学各学科均应作为中国法律史知识传播过程的参与者,发掘它的价值;最后,直接的知识接受者也应该能动地利用中国法律史知识,同时,需要改变法学教育中学习西方的填鸭式思维。

关 键 词:中国法律史学 知识运行 能动性参与 

分 类 号:D929[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