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伟[1]
机构地区:[1]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广东东莞523808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9-24,共6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安格斯·迪顿由于在消费、贫穷与福利领域的研究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他重视微观经济数据,反对主流经济学代表性主体假说,承认消费者的异质性,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谨慎性的加总,在消费者个人需求向总需求过渡的过程中,跨越了宏微观经济学的鸿沟。但他的加总过程是一个利用计量方法近似求解的过程,充其量算是从微观经济学向宏观经济学近似的跨越。而且迪顿理论未能从需求延伸到供给,以解决斯密在供给方面的加总问题。严格地说,迪顿理论并未完全解决宏微观经济学的分立问题。
分 类 号:F09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