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AZD01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研究"(14JZD029);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政治学科研成果
摘 要:随着高压反腐和作风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官员的纪律性和廉洁度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却暗生了"为官不为"这一新的官场现象,表现为怕政、懒政、怠政,以及选择性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等。"为官不为"现象的产生有内外双层原因:内源性包括官员价值观旁落与"权力瘦身"后的不适,激励失效与绩效不彰以及官员理念行动与改革现实脱节等;外源性则归因于政治生态的既有习性和问责的非常态化。规制"为官不为"现象,重塑官场秩序的关键在于实现考核激励的齐头并举,监督问责的三位一体,并辅之以一以贯之的法治保障。同时,还应从深化改革的大局审视当下的官场吏治,治理"为官不为"不可矫枉过正,避免过犹不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