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情况观察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宁俊霞 赵东晖[2] 马卫武 李霞 

机构地区:[1]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531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3]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53100

出  处:《河北医药》2016年第7期1004-1006,共3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进行了PCI治疗为PCI组,3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为常规组。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4、12周HRV变化(包括SDNN、SDANN、SDNN Index、TP以及HF)。比较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再次AMI及再次UAP。比较PCI组3个亚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SDNN变化。结果 PCI组HRV指标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4周、12周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2周较术后4周也有所增加(P<0.05)。常规组HRV指标在治疗后1、4、12周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但治疗后4、12周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与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次AMI或UAP的比率均较常规组低(P<0.05);但2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3个亚组的SDNN值在PCI术前无明显差异(F=3.121,P=0.081);但在术后12周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增加差值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7,P=0.034),单支组较双支组和三支组均高(q值分别为3.998、7.032,P<0.001),双支组较三支组高(q=3.946,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PCI治疗较药物治疗能更明显和持久的逐步提高HRV。在临床上可以合理应用HRV检查来评估PCI治疗的冠心病的预后。

关 键 词: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