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车伟坤 凌卫滨[1] 葛书霞[1] 谢淑霞[1] 李正森[1] 

机构地区:[1]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525200

出  处:《河北医药》2016年第8期1179-1181,共3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RDS早产儿72例,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肺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后,符合拔管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36例。比较2组患儿通气0、3、12、24 h时,动脉血气情况、呼吸机工作参数、氧动力学指标、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通气0 h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3、12、24 h后Bi PAP组Pa O2、Sa O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随着通气时间增加,2组Pa CO2呈降低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Fi O2、PEEP/EPAP均呈下降趋势,通气3、12、24 h Bi PAP组Fi O2、PEEP/EPAP均分别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 PAP组拔管失败率、呼吸机累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2组患儿腹胀、胃食管返流、气胸、BPD、IVH、ROP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 PAP及NCPAP均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拔管后通气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但Bi PAP通气疗效优于NCPAP。

关 键 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分 类 号:R722.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