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生产性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替代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黎贵才[1] 卢荻[2] 刘爱文[3] 

机构地区:[1]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30117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 [3]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30013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3期21-30,共10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  金:美国福特基金项目"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国际化"(37110034);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研究"(15BJL002)资助

摘  要: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仍极具复杂性。迄今为止,这个金融体制仍存在许多偏离市场原则的因素。由此信奉金融自由化信条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倾向认为,中国金融体制必定存在严重的资源配置无效率问题。然而,即便这个判断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个判断就金融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而言也是不充分的。本文分析得出,中国金融体制能够创造出足够的生产性效率,其在生产性效率上的得益,足以弥补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损失,从而促进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

关 键 词:金融体制 资源配置效率 生产性效率 

分 类 号:F832.1[经济管理—金融学] F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