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10500
出 处:《重庆医学》2016年第10期1381-1383,共3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撤机,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为治疗组,早期辅助控制通气,逐步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待意识障碍改善"改良GCS≥10分",此时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前、无创机械通气后2h血气分析指标及PSV、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为对照组,在"改良GCS≥10分"后仍按常规有创通气治疗,以SIMV+PSV方式继续撤机,先逐渐降低SIMV频率至5~8次/min,后减低PSV水平至5~7cm H2O,稳定达2h后脱机,气管插管内吸氧再稳定2h后拔管,拔管后如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给予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后2h血气分析指标及PE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高于有创机械通气水平(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22±2.11)d和(9.17±4.91)d,P〈0.05;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18±5.53)和(4.33±3.55)d,P〈0.05;VAP发生例数分别为1和6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天数、再次气管插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改良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换气指标,能指导早期拔管,降低VAP发生率,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